行业动态
Industry dynamics
  • 30
    / 11
    近日,中煤江南特种工程分公司施工的白云机场T1航站楼AB到达区机场隧道冻结项目已完成专家论证验收,标志着特种分公司首例采用冷冻法施工案例取得成功。该项目处于白云机场大道东附近,人流、车流量大,项目区域地质疏松、水文条件差、施工难度大,冷冻法是利用人工制冷的方式,将低温冷媒送入开挖体周围的含水地层中,使地层中的水低于冰点,再把地层中的土颗粒用冰胶凝成一个不透水的整体结构,形成一个止水帷幕,相当于把松软的土体变成了“保护壳”。冷冻法施工技术在特种分公司应用尚属首次,该技术能有效隔绝地下水,适应面广、安全可靠、无污染,可灵活地通过人工控制冻结体形状和范围来应对各种不能在地面进行加固、抽排地下水的情况,省去了地面围挡的时间和费用,冻结土体均匀、完整不容易出现薄弱部位,止水效果更优于其它形式,可以为以后各种地下工程施工提供参考。该项目的成功验收,为中煤江南特种工程分公司适应新市场、新环境、新业务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洪春欣、韩飞)...
  • 30
    / 11
    近日,中煤浙江基础建设有限公司成功获评企业信用等级AAA级信用企业,取得ISO质量管理体系证书、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证书、环境管理体系证书并成功获批建筑业企业施工劳务资质。 中煤浙江基础自2021年5月注册成立以来,将资质维护、申报及体系建设作为工作重点之一,着力通过加强资质建设稳步提升企业的技术服务能力和市场占有率。半年来,中煤浙江基础通过统筹规划、建章立制、培训学习等各种规范管理,经过精心组织和筹备,一次性申报建筑业企业施工劳务资质并成功获批,取得企业信用等级AAA级并认证三标体系,为树立企业品牌形象、丰富业务类别和提高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有效支撑。...
  • 30
    / 11
    近日,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湖南院成功中标中石化2021-2023年西南、中南地区地质灾害设计技术服务项目,中标金额约为320万元。该项目地点在西南、中南等地区,主要任务是开展油气田及油气管道项目涉及的地质灾害防治设计工作,工作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管道、站场、阀室、穿跨越及公用工程等。本次顺利中标,是湖南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积极参与项目投标的成果,进一步加强了湖南院与石油化工类企业的合作。...
  • 30
    / 11
    2010年的智利矿工大营救世界瞩目,创造了矿山救援史上的奇迹和典范。其实,我国也有这么一支特殊的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伍,用技术和坚守,创造了属于我国的矿山救援奇迹。它就是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大地特勘队(以下简称大地特勘队)。近日,大地特勘队获评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集体。本报记者来到大地特勘队,了解他们的矿山救援故事。成立:搞地质的干起了矿山救援大地特勘队成立于2012年9月,主管单位为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以中煤地质集团为依托、北京大地高科地质勘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地特勘公司)为支撑组建而成,是我国唯一一支以地质钻探为主要功能的专业救援队伍。大地特堪队据介绍,目前矿山救援粗略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救护队员直接下井搜救。另一种是事故发生后,人无法靠近现场,需要钻孔了解现场情况,为被困人员输送空气、食物和水,甚至通过钻孔把人救出。大地特勘队实施的就是钻孔救援。发生矿山事故后,大地特勘队的队员们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要求参与救援,平日里就在大地特勘公司从事地质钻探工作。杜兵建是大地特勘队的灵魂人物,退休前是大地特勘公司的总工程师,退休后返聘为大地特勘公司的总工程师,是多起矿山事故救援专家组成员。杜兵建介绍,虽然大地特勘队2012年才成立,但他们的故事要从2004年讲起。2004年,河南省郑州煤炭集团超化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巷道垮塌把12名矿工困在井下400米处。巷道垮塌处的碎石块中有水往外冒,救援人员不知内部情况,不敢贸然施工,怕引发进一步透水,带来二次伤害。接到调令后,大地特勘公司带着设备来到救援现场,4天钻孔398米,打通巷道,了解到12名被困矿工都还活着,但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之前,大地特勘公司从来没有过钻孔救援的经历,孔打通后,不太清楚该怎么办。“就有人说,赶紧往下送些吃的。”杜兵建回想起以前的经历,当时的紧张成了现在的笑谈,“先送什么,是馒头还是饼干?都不清楚。觉得井下可能没水,就想先送点儿水下去。但送什么水呢?那时,没有塑料瓶装的矿泉水,塑料瓶装的都是可乐、橘子汁等。有人说橘子汁好喝,送橘子汁吧。当时对救援真的是很不懂。”救援人员现买了绳子,系上水和食物送到井下,维持被困矿工的生命。得知被困矿工处没有太大的水后,井下搜救队员从主巷道侧面新开了一条巷道,救出了12名被困矿工。这也是我国第一次通过钻孔实施矿山救援。之后,大地特勘公司陆续参与了30余次矿山事故救援。2010年的智利矿山救援不仅全球瞩目,也促使我国成立一支矿山钻孔救援队伍。大地特勘公司一直从事地质钻探工作,业务精、技术强,又参加过30多起矿山事故救援,自然被委以重任。经过2年筹备,2012年大地特勘队成立。身手:救出被困36天的矿工专业技术是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落户大地特勘公司的重要原因。虽然地质勘探是大地特勘公司的专业,但矿山救援情况更复杂、难度更大。“比如,地质勘探一般是垂直钻孔,但在矿山救援中当地面有建筑、水域等障碍物,就无法打垂直孔,需要斜着定向钻孔。”杜兵建说。成立以后,大地特勘队发挥专业特长,研发钻孔救援中需要的大孔径钻孔救援、定向钻孔等技术。2015年12月,山东平邑一石膏矿发生事故,多名矿工被困井下200多米处,生死不明。因井底车场坍塌堵塞,井下搜救无法进行,需要进行地面钻孔救援。大地特勘队受国家救援指挥中心调遣参与到这起事故救援中。经过钻孔探查,地面救援人员了解到井下有4名被困矿工还活着,且必须通过大孔径钻孔救出被困矿工。虽然钻孔深度只有200多米,但该矿上部地层有含水层,为了避免水往下流,钻孔到含水层,需要处理孔壁,钻孔难度并不小。同时,钻孔采用的正循环钻进工艺,钻孔产生的岩石渣要通过空气反出地面。但由于孔径较大,含水层段岩石破碎,造成钻孔坍塌,把钻头埋了20米深。这样,钻机就没法施工了。这可怎么办呢?“大孔径钻孔中钻杆和孔壁之间还有一段距离。”杜兵建说,“我们就在这个区间插上两根管子,进气管和排渣管,采取气举反循环工艺技术,处理好塌孔事故。”光处理埋钻这件事,救援人员就用了8天时间。而这也影响到了井下的被困矿工。打通生命保障孔后,杜兵建每天都会和被困矿工通话,沟通些“今天想吃点什么”之类的事情,或者闲聊几句,主要是为了安抚他们的情绪。“有天我接到电话,他们情绪很低落,说些‘你要有酒的话,就给我们送下来一瓶。救不了就别救了,我们就这样了’之类的话。”杜兵建说。原来,地面救援时,隔着100多米,矿工在底下能听见钻进的声音,埋钻后,钻机不动了,底下听不到钻头在地层岩石中冲击的轰鸣声,矿工可能认为救不了,不救了,产生了轻生念头。见此情景,杜兵建赶紧给指挥部汇报,买了一部新手机,录了十几分钟地面救援的场景,解释了钻机救援的情况,告诉被困矿工,上面这1000多人一天都没停,让他们一定要有信心。被困矿工看到视频后,非常感动,又分别用手机录了视频,送回地面。“我们一看这些人情况好一点了,又问他们想吃什么。他们说吃什么都行。我说,我们今天吃了你们的山东煎饼卷大葱,你们吃不吃?”杜兵建说。“那就吃一点吧。”对方回答。地面救援人员就用塑料袋把煎饼卷大葱送到井下。埋钻事件解决后,救援人员继续钻孔。十几天后,大孔终于打通,到了提人环节。但由于套管、隔离水等措施,本来就不大的孔变得更小了,最后一段深15米裸孔段直径只有480毫米,没法放下救生舱。救援人员就放下全身式安全带,送上穿戴操作视频。2016年1月29日,4名矿工穿戴好安全带,在井下被困36天后,依次升井。此次救援是我国首个“大口径钻孔救援”成功案例,也使我国成为亚洲首个、全球第三个使用该项技术成功救援的国家。大地特勘队工程师薛仁智介绍,在平邑的这起矿山事故救援中,大地特勘队应用垂直定向钻孔及大孔径救生钻孔技术,共施工3个钻孔,通过小孔径钻孔勘查情况,投递食物,维持矿工生命,通过大孔径钻孔实施救援。“智利那个孔600米深,咱这才200多米深,咱们干了36天,人家干了2个月。”提起以前的救援故事,自豪之余,杜兵建也在反思。2020年,这起救援案例被改编为电影《中国救援·绝境36天》。在电影中,演员巩汉林扮演以杜兵建为原型塑造的角色。大地特堪队队员在操作钻井设备创新:在实战中形成螺旋式纠偏技术定向钻孔相关技术则在2021年1月发生的山东笏山金矿爆炸事故救援中得到应用。爆炸使得笏山金矿主井筒被厚达80米的钢筋混合物堵住,搜救人员无法从井筒下井实施救援,22名矿工被困在600米井下。主井筒直径2米左右,作业空间有限,且钢筋钢丝绳堆积缠绕在一起难以处理。清理完主井筒的障碍物,初步估计至少需要1个月,急需在地面打通生命保障孔,给矿工空气、水和食物。当大地特勘队到达时,现场已有地质队伍布置了3个钻孔,施工了2天。但当时,1号钻孔孔壁垮塌,钻头被埋,已经废掉。2号钻孔打了615米,但仍未贯通,这意味着钻孔很可能已经打偏,再继续打,也无法贯通巷道。此时,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施工稍慢的3号钻孔上。而3号钻孔也已施工520米,按照计划,再施工80米就该贯通巷道了。见此情景,作为专门负责钻孔的专家组副组长,杜兵建提醒救援人员多注意。又施工了20米,需要换钻杆。杜兵建注意到,钻杆提升力达到了20吨。这引起了他的警觉。“钻头加上钻杆的重量,再加上钻孔壁带来的摩擦力,提升力应该为十一二吨。”杜兵建说,“提升力超过20吨,钻孔可能有较大的偏斜。”经过测量,救援人员发现钻孔已较目标位置偏离了7.4米。剩下的钻孔深度只有60米,需要在这60米内纠偏。由于正在施工的钻机无法拐弯,杜兵建赶紧与专家组和指挥部沟通,提出更换为大地特勘队的钻机和工人。即便是换大地特勘队的钻机,要在剩下的60米内纠偏7.4米也很难。杜兵建解释说,钻头、钻杆都是钢铁材质,不可能急转弯。按照目前的距离,顺着原来的钻孔方向纠偏,很可能钻孔会打到巷道的下部。针对此情况,大地特勘队技术组提出进行螺旋纠偏,“就像旋转楼梯一样往下钻。”杜兵建一边比划着,一边说。矿工已被困井下5天,接近生命支撑极限。当时,全世界没有人这样做过,谁也不能保证一定成功,而且金矿岩石坚硬,地下水较多,施工难度大。“剩下可供纠偏的施工距离很短,操作不能有失误。”大地特勘队钻井机长穆效杰表示,“心情很紧张。”当钻孔深度按照计划还有5米就该贯通时,杜兵建就提醒工人注意施工,不要施加额外的力,影响钻孔轨迹。剩下1米的时候,救援队员们紧张地看着钻杆急速的旋转和缓慢的下伸。最后剩15厘米时,大家都盯着施工处,好像什么都不管了,都看着井口。突然,井口不再往外冒沙子,钻杆也自己往下落。钻孔贯通了!被困矿工的生命通道打通了!与被困矿工取得联系后,救援人员为他们送去了医生配备的营养液、牛奶等,维持被困矿工的生命。由大地特勘队全程施工的4号孔,在开钻4天时间内钻孔近600米,最终以井斜仅0.09度、井底偏差仅0.14米的高精度成功透巷。此外,大地特勘队还承担了7号、8号排水孔的钻探任务。正当所有救援钻紧张施工时,之前堵住主井筒的钢筋混合物突然塌落掉到井底,露出了工人所在的四中段、五中段巷道入口。搜救人员通过主井筒,救出了被困矿工。地面钻孔救援就此结束。钻孔救援的成果——生命保障孔,则让矿工在被困的14天里维持生命,最后成功升井。在此次救援中,大地特勘队也总结形成了“超短距离螺旋式纠偏技术”。据介绍,包含纠偏技术在内,大地特勘队构建了一套涵盖救援钻孔准确定位技术、快速钻进技术、大孔径救援钻孔钻进技术为主的钻孔救援技术体系。大地特勘队参与实施的“矿山灾害钻井救援关键技术”也被评为全国煤炭地质行业“十三五”优秀成果。现场:7天内铺盖卷都没打开即便有技术和现代化设备加持,救援现场的生活依然艰苦。到达救援现场后,所有人第一时间投入救援。救援现场住宿环境差,离县城还有不短的距离。指挥部里也只有椅子、桌子,无床和被子。作为专家组成员,杜兵建也只能在椅子上休息一会儿。大地特勘队的队员出去救援时,都自己带着铺盖、炊事员。到了现场,钻机24小时运转,队员三班倒,没时间搭帐篷。有时候,7天内铺盖卷都没打开,队员睡觉也不脱衣服,拿铺盖卷垫着,靠着钻机就睡,其他人接着工作。接到山东笏山金矿救援调令时,穆效杰正在山西柳林的项目部上。他和队员连夜乘坐大巴车,行使1000多公里,赶到山东。人员设备到齐后,来不及休整,就按要求投入到钻井之中。过了将近1年时间,现在回想起救援的场景,穆效杰第一时间想起的是“休息不好”。这则是救援的常态。救援现场也没条件洗脸、刷牙。队员的身上、脸上全是泥。没有热水,冷水太凉,没法洗脸。队员就把毛巾弄湿了,放到钻机跟前暖和一点,然后把脸一擦,脸上没泥就行了。头发、帽子、身上脏就脏了吧。有矿泉水喝算是条件好的情况,有时候连矿泉水都没有,自然没有热水。饭从十几公里外的饭店送过来,早都凉了。许多救援队员的胃病就是这几年救援的时候喝凉水、吃冷饭患上的。等现场救援进入正轨,帐篷搭起来,床支好,铺盖打开,大家就能轮班睡觉了。“辛苦能换来矿工生命的延续,挽回更多的国家财产,也值了。”杜兵建说。据了解,大地特勘队曾参与煤矿、金属矿山、铁路、公路隧道、城市地质塌陷等上百起事故救援,救助遇险人员300余人,为国家和企业挽回了上百亿元的经济损失。...
  • 30
    / 11
    为加快自治区清洁能源开发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11月25日上午,由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自治区煤田地质局承办的2021年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能源资源(煤层气、页岩气)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高级研修班在乌鲁木齐市举行开班仪式,来自全疆10多个地区从事能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企事业单位60余名学员通过线上、线下参加此次活动。开班仪式由自治区人社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二级调研员曲波同志主持、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人事处处长李晓峰同志、自治区煤田地质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相同志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在开班仪式上,曲波同志对煤田地质局承办此次高级研修班表示感谢,向全体学员介绍了高级研修项目作为知识更新工程的重要意义;李晓峰同志对各位专家和学员参加研修表示了诚挚欢迎,介绍了我区能源资源勘查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情况,并对学员们提出希望:一要深化认识,增强做好新形势下清洁能源资源开发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二要明确任务,全力推进能源资源勘查工作高质量发。三要认真学习,吸收前沿理论知识,提升专业技术水平,结合当地能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实际,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以致用,确保高级研修班达到预期效果,切实为全区能源勘查开发工作作出新贡献。张相副局长代表自治区煤田地质局致欢迎辞,对高研班的举办表示祝贺!对莅临高研班的领导和专家表示感谢!对参加研修班的学员们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全体学员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二是抓住研修重点,切实提高培训效果,三是严明组织纪律,切实保证培训良好秩序。希望全体学员在研讨和交流过程中巩固学习成果,切实发挥高级研修班的公益性、示范性和引导性作用,真正学有所悟、学有所获。 地质科技处工程师李卓艺代表全体学员进行表态发言,地质科技处处长张国庆、组织人事处处长张运利一同参加了开班仪式。...
  • 30
    / 11
    近日,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在贵州凯里成功举办我国矿山水环境学术研讨暨国际矿山水协会(IMWA)中国国家委员会2021年高端论坛。IMWA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武强院士作主题演讲,总局副局长王海宁、潘树仁出席会议并致辞,中煤水文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蒋向明主持。二勘局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刘勤学,副总经理马文其参加会议。本次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以“打造绿水青山,助力多彩贵州”为主题,20余名国内知名专家、110余名大学、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地勘单位等业内著名学者、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关领导汇聚一堂,聚焦矿井水环境污染治理,交流推进科技创新、技术成果转化及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经验,共提交主题报告14份。刘勤学一行与参会嘉宾围绕中煤水文局集团实施的鱼洞河流域闭坑煤矿酸性废水污染治理科技创新成果和工程实践成果展开交流,研讨改善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助力矿山水环境治理等我国绿色发展的现实和前沿问题,并实地参观了解鱼洞河流域污染治理成效。参会人员一致认为,站在新的起点上,要找准战略定位,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作为集团公司未来产业布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拓宽视野,加强交流合作,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实现“十四五”各项目标筑牢根基。会后,刘勤学一行赴贵阳与中能化建设党委书记、董事长于文罡,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王春玲,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卢红钢,纪委书记王勤旺,就深化务实合作进行座谈交流。双方就企业基本情况、组织架构、资质建设、产业布局及“十四五”发展思路等进行深入探讨并凝聚共识,双方表示将在总局“三个地球”战略愿景指引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总局地质资源勘查与矿业开发、地质环境与生态建设,地下工程与地质技术服务三大主业板块业务,加强沟通联系和业务对接,携手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二勘局集团公司市场部、一七三勘探队有关人员陪同参加上述相关活动。...
  • 30
    / 11
  • 30
    / 11
  • 30
    / 11
    近日,中煤浙江测绘地理信息有限公司获评合作方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金牌承包商”荣誉称号。 中煤浙江测绘自2017年与湖北三宁化工建立合作以来,承接了对方合成氨及乙二醇厂房桩基检测项目,截至目前共完成项目20余万吨静载试验,桩基低应变检测15万根,钻孔取芯检测1万余米,有效助推了合作方项目尽快落地生根。因中煤浙江测绘现场生产管理到位、施工进度满足要求、施工质量符合标准,双方长期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此次获奖,是合作方对中煤浙江测绘检测能力的高度认可,是多年来双方精诚合作的友好见证,中煤浙江测绘将持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打造优质精品工程,促进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健康发展,为安全生产提供坚实技术保障。...
  • 30
    / 11
Baidu
map